• 最新新聞
    熱點推薦

    "剖析聾啞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以及產生原因 "

    發布人:邱新會 發布日期:2019-12-03 16:00 來源:未知 瀏覽:

    不管是家長還是特殊學校的老師,必須重視聾啞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性,認識到聾啞兒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及行為的問題,由于龍爺兒童與正常的兒童心理是存在差異的,所以要和聾啞兒童溝通,必須先了解其心理。
     
     
     
    一、聾啞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
     
    1、自我認識不高心理
     
    這主要是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帶來的心理問題,對什么都比較害怕,對自身的認識不高。
     
    2、不合作心理
     
    這主要是和正常人相比,多數反應為看問題比較片面,有很強的憎惡心理,對事情不合作。
     
    3、社會接受能力不強
     
    主要是多數聾啞學生不能和正常人一樣去接受外面教育,和社會很少接觸。
     
    二、聾啞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語言障礙是導致聾啞兒童心理變化的根本原因。
     
    聾啞兒童由于聽覺障礙而喪失語言能力,這不僅給他們的心靈造成了一定的創傷,而且給他們感知外界事物帶來極大的困難。
     
    (1)缺少同環境交流能力和機會而導致心理發育遲滯
     
    a、聾兒單一的用眼睛攝取信息,認知事物,因此常常表現出異常的安靜或處于緘默狀態,其反應表現出遲滯或異常,其實聾兒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視覺在聾兒的認知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觀察力表現為極其敏銳。
     
    b、如果我們發覺不被環境接納,有的會產生冷漠、退縮、自卑等情緒,有的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焦慮,甚至故意破壞東西等偏激行為。
     
    (2)引起自身發展失常
     
    a、因身體機能存在的缺陷,在認識事物和個性發展過程中,他們對家長和教師有很強的依賴心理,渴望情感交流與表達,當這種心理需要被聽力、言語障礙所限制,這種需要易被家長、老師和周圍人群所忽視。
     
    b、因受到偶然動機和激動情緒的影響,表現出沖動性的行為特征,出現明顯的自閉、固執、任性、易燥心理特征,時間長了就引起自身發展失常。
     
    (3)學習上有很大的困難
     
    由于他們聽力、言語上的障礙,在學習中會出現詞匯貧乏,組句困難,發音不準確等問題,加之他們要非常專注地聆聽和觀察,容易出現疲勞、注意力渙散等現象,所有這些困難很容易使聾啞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失去興趣、主動性、不能專心聽講、甚至厭學。
     
    2、家庭根源
     
    (1)家庭情感補償不足而導致了聾啞兒童情感外移
     
    由于家庭情感補償不足,而導致聾啞兒童情感外移,這是聾啞兒童心理變異的一個因素,雖然聾啞兒童父母雙全,又有兄弟姐妹,但作為父母認為聾啞兒童是自己一生的累贅,對生理沒有缺陷的兒女難免要有一點偏愛。
     
    2、家庭感情補償過勝而導致聾啞孩子個性倔強,形成驕縱、任性等情感變異。
     
    家庭感情補償過勝而導致聾啞孩子個性倔強,形成驕縱、任性等性格,這是聾啞孩子心理變異的又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