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聞
    熱點推薦
    當前位置:網站主頁 > 師生園地 > 教師風采 >

    殘疾兒童教育成功與失敗案例帶來的啟示

    發布人:邱新會 發布日期:2016-03-01 21:42 來源:未知 瀏覽:次 字號:


     
     一:聾兒康復工作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聾兒由于聽力障礙,從小生活在無聲世界,不會說話,因此,很多聾兒家長就認為,聾兒只要會說簡單的話了,就達到他們一家的目的了。其實不然,聾兒除了聽力障礙之外,智商是很聰明的,很多聾兒,經過持之以恒的語訓,最終不僅學會說話,而且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我說的成功,指的是他不僅會說話,而且長大了要有非常好的人生出路,拿這些聾兒所取得成績,不跟聾兒比,去跟任何一個正常人比都不輸于別人的才叫成功。
     (1)成功的例子,
    A:聾兒楊川,今年22歲,現在在他們老家上蔡縣城里面,自己創辦了兩所拉丁舞培訓班,干了三年,在縣城里買了房子,還談了正常人女朋友。
    B:聾兒王超琪,父母在中華市場賣男裝,當時來我們學校時候剛剛三歲。去年漯河有線電視臺《百姓故事》節目給她拍攝記錄片《我的大學夢》的時候,她媽媽還給記者說,當時她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學習的時候,就沒有報多大希望,認為孩子長大了能學會喊爸喊媽,能認識男女廁所就行了。但是,這個孩子2014年夏天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以537分的成績考上了大學,現在是一個本科生。
    C;聾兒曾航,家在郾城區新店鄉曾莊村,4歲被送到我們學校,14歲畢業,在我們學校聾兒語訓小學班一邊語訓一邊學文化課,一直學完了小學的全部課程,畢業以后,到正常初中上學,初中的老師不想收他,好說歹說,當旁聽生進了班,第一學期就考了全年級第一名,后來在高中全年級前十名,2015年參加高考,以440分的成績靠考上了鄭州輕工業學院,我受他父母委托替他選擇的網絡工程專業,并把他推薦給了我的朋友,樂禾購商貿的劉廣超,劉總給他贊助了3000元生活費,他學的網絡工程專業跟樂禾購電商對口,畢業后的工作問題也解決了。
    (2)失敗的例子:
            任何一個學校有成功的例子,也都有失敗的例子,這些失敗的例子,大多數都是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半途而廢和過度溺愛造成的。
    今年春節,我的第一批學生的一個家長給我打電話說:邱老師,你給我們家小東介紹個女朋友吧,那種聽不見的女孩也中,你也了解咱們家的條件,咱家開了兩個飯店,兩套房子,兩輛車,他姐姐是女孩兒,將來所有的財產都是小東的。我聽了他的話之后很不高興,我告訴他:第一,我不是婚姻介紹所;第二,我們的學生,楊川、陳永裴,許釗,這些學生長大之后找的對象都是正常人。第三,你們家小東一事無成,白天睡覺晚上上網,不給錢當場就用腳踹自己的爹娘,人家嫁給他干啥!你們家小東聽力只有60,70分貝,家里條件也好,但是上學你怕花錢,只讓他學了一年就不讓他上了,一年級到正常學校上學,別人一欺負他,你就跑到學校大吵大鬧,天天護著他,后來學習跟不上,小學畢業就不上學了,天天在家玩。你們家財產再多,父母在有本事但是孩子培養失敗了,誰也沒辦法。
     
    二:啟示之一,要幫助聾兒找到學習的竅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上面咱們講的幾個案例不難看出,聾兒康復是一項很漫長、很復雜的道路,在語訓班學會說幾句話并不代表他就成功了,而要看最終的人生出路。然而,聾兒要想取得語言、學習、事業、生活等各方面的全面進步,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有一個學生,一個耳朵50分貝,一個耳朵70分貝,但是也做了耳蝸手術,在長沙康復學習了兩年,說話說的也很清楚,但是理解能力不好,只會說簡單的話,復雜的話不會說,另外特別多動,坐不住,七歲了卻只認識很少的字,不能把一篇課文讀下來,在正常小學上不成學,轉到了我們學校之后,我們首先要教他記憶的方法,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一個詞語我們寫在他的作業本上,教他一分鐘,讓他玩五分鐘,五分鐘之后他已經忘光了,我們再用一分鐘給他復習一下,然后再讓他玩5分鐘,再給他復習一分鐘,后來很快他就掌握了學習的習技巧并且喜歡上了學習,養成了學習習慣,現在已經完全能跟上學習了。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聾兒康復,一定要幫助聾兒找到學習的竅門兒,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啟示之二,要為聾兒打下堅實的文化課基礎
             聾兒不可能永遠生活在聾兒康復中心,他遲早是要踏入社會,踏入正常學校的,剛才講到的成功的案例中,有一個考上大學的聾兒曾航,他四歲被送到我們學校,一直在我們學校上完了小學,其實他進入我們學校第一天,我們就對他一邊語訓一邊學習文化知識,特別是認字,每天要學習新的生字,會說、會讀、會寫,他五歲時候就能夠把整篇的小課文一字不差的讀下來了。今年,咱們元旦聯歡會時候,那個在前面領著跳舞,自己報幕,說自己叫張淑瑤,今年五歲了,她表演的節目叫《踏浪》,請大家欣賞,那個女孩就是今天在坐的丁錦錦家長的孩子,她也是這樣,四五歲我們就教她認識了很多很多字,目前也能夠把一些小課文通篇讀下來。
     聾兒康復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越往上教,你會發現難度越大,感覺孩子的沒啥學的了,天天就是那些吃喝拉撒的簡單日常用語,但是,假如說,從小教會聾兒認字的技巧的話,在他們的面前就會打開一個廣闊天地,無論在哪里,看電視也好,看圖書也好,走在大街上看沿街商鋪的名字也好,看手機也好,眼睛所到之處,認識了字,就全是新的知識,無窮無盡,這樣,聾兒的學習進步就會非常明顯。因此,家長們不要怕麻煩,每天教孩子會寫一個字,會讀一個字,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啟示之三:要從小培養聾兒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前面說的成功案例里面有一個楊川,還有王超琪,陳少勇等等,他們在學習說話,學習文化課程的同時,我們還根據他們個人的愛好和興趣特點,從小培養聾兒的特長。
            以聾兒楊川為例,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農民,誰也不會跳拉丁舞,但是他在我們學校上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發現了他的舞蹈天賦,動作的模仿能力非常好,于是就請來盧芳拉丁舞學校的老師免費教他跳舞,學習了一個月,就在河南電視臺舞蹈中原節目獲得了特別獎。后來,他表演的節目多次登上過中央電視臺、河南衛視、鳳凰衛視的舞臺。后來他長大了,干什么工作呢,我們根據他小時候學習舞蹈的特長,就幫助他創辦了兩個舞蹈培訓班。
            還有考上鄭州輕工業學院動畫設計專業的大學生王超琪,從小她很自卑,偶然的機會我們的老師發現她喜歡畫畫,就鼓勵她跟著專業老師學一學,一下子給她推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后來,她畫的畫多次在全省全國獲獎,有一次,在鄭州,看見一個外國人在給他們學校的老師說話,她就用很快的速度給那個老外畫了一副漫畫,然后交個了那個老外,老外當場驚訝的不得了,用200塊錢買下了那張小紙片。
           這些依靠自己的特長最終取得成功的聾兒還有很多,有的聾兒家長看到他們成功了,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卻一事無成非常著急,也想照著他們的路子走,我告訴他不可能,因為人家成功人家從小就開始學了,全面發展,什么都會,人家練的是童子功,你半路起家,孩子也不一定愛好這個,想模仿和超越人家,根本就不可能。
            好了,洋洋灑灑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告訴我們的聾兒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要下功夫,要著眼未來、要全面發展,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為孩子今后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的講座完了,謝謝大家。
     
     
     作者:河南省漯河市殘疾兒童學校 邱新會
    電話:13781731266
    河南殘疾兒童學校網 http://www.4747a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