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聞
    熱點推薦
    當前位置:網站主頁 > 師生園地 > 校園之星 >

    聾人大學生曾航

    發布人:邱新會 發布日期:2016-02-14 14:44 來源:原創 瀏覽:次 字號:




    漯河經濟電視臺采訪我校畢業生,聾人大學生曾航

    聾人大學生曾航
         我校聾兒畢業生曾航,回到母校,向老師和聾兒學弟學妹們展示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 河南漯河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聾人畢業生曾航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訊 “十聾九啞。”這句在中國民間風傳千年的俗語,似乎是句至理箴言。錯!此“經驗之談”已變謬言: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個特殊學校,就教會了1000多名聾啞兒童去正常說話,近年還通過高考走出了4名正牌大學生,有的學生還成了常在各種舞臺熒屏上露臉的小文藝明星。 

            “我以前是一個聾啞人,邱老師教我學會了說話,現在,當爸爸媽媽看到我考上了大學,高興的不知怎么表達感謝。”昨日上午,大河報和“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記者看到,幼時又聾又啞的曾航拿著鄭州輕工業學院錄取書,向捐助他3000元學費的愛心人士和恩師用流利的語言述說時,今年已20歲的他淚眼婆娑。

      

    中央電視臺《道德觀察》節目,播出聾人大學生曾航的母校,河南漯河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新聞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河南漯河郾城區聾啞兒童學校的新聞)

     ■幸遇恩師,一路走來不容易

            曾航是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曾莊村人,他和姐姐從一出生,聽力卻都有障礙。“為了讓我學說話,父母為我哭了一次又一次。”“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了解到,曾航在兒時的記憶中,常常是整天趴在爸爸的背上去治療聾啞病、屢遭失敗后父母哭泣的鏡頭。四歲那年,父母把曾航送進了漯河市郾城區聾兒語訓學校。學說話首先得借助助聽器,家境貧困的父母作了難:一臺1.2萬元,這在10多年前對他們家是天文數字!校長邱新會通過四處求告托人情,給曾航弄來了一臺愛心人士捐贈的助聽器。“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了解到,帶上助聽器學習數月后,媽媽來接曾航回家,他平生第一次喊出“媽媽”,媽媽頓即淚如雨下。   
            在邱老師的聾兒語訓學校畢業后,曾航一度被中學拒之門外,因為都不愿招收一個曾經聾啞的孩子。后來經邱新會多方努力,費盡周折才把曾航送進了普通中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曾航考了全班第一名。“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看到,如今曾航已拿到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的大學錄取書。

    聾人大學生曾航
       愛心人士,漯河市樂禾購商貿公司董事長劉廣超在看聾人曾航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劉廣超董事長不僅資助了曾航3000元生活費,得知曾航學習的是網絡工程專業,剛好給他們公司的電商業務對口,因此承諾,曾航畢業后可以到他們公司工作。徹底解決了曾航的后顧之憂。
    聾人大學生曾航


    ■愛心人士,和記者同名同姓
    曾經聾啞殘疾的兒子考上了正牌大學生,父母歡天喜地的同時也作了難:四處挪借也難湊夠學費。“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了解到,還是教會他說話的老校長邱新會口吐蓮花,牽線搭橋引來了愛心人士來資助曾航上大學。
    說來也巧!這位愛心人士也叫劉廣超,和“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記者同名同姓。昨日上午,漯河市樂禾購商貿公司董事長劉廣超,專程趕到漯河市郾城區聾啞兒語訓中心學校,將3000元助學金親手交給了曾航和他的母親。
    “一個有聽力障礙的聾兒,能夠和健全孩子在同一起跑點參加全國高考,并且能被本科院校錄取,這個孩子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我非常欣賞這種堅忍不拔的孩子。”商人劉廣超告訴大河報和“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記者劉廣超,他從邱新會處得知曾航因家庭貧困難上大學后,就決定去資助他。
    “今后有困難,我還會幫助你。”當了解到曾航報考的是網絡工程專業時,擁有網上商城和3家線下實體店的劉廣超向曾航表示:“如果你愿意,就業的事兒我也包了。” 

         (《漯河晚報》刊登我校畢業聾兒考上大學的新聞)
           
            ■特教學校,走出4名大學生
          “去年考上大學的王超琪,由于從小又聾又啞,學習起來困難很多,但她卻非常努力,不僅順利地學完了正確發音,還學會了畫畫,之后獲得了很多省市大獎。”邱新會告訴“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去年此時也通過全國統一高考,他的學生王超琪以534分的成績被大學錄取。
           在前年,邱新會的另一名學生、也曾經聾啞程度很嚴重的付麗,也被一所大學錄取。更令邱新會驕傲的,是被他在校傾心哺育了10多年、離校后也從未放棄過扶持的學生楊川,如今已在國內外各種舞臺上小有名氣,且大學畢業后找到了滿意的職業。“大河報漯河”微信公眾號了解到,為了這些孩子,邱新會把參加央視節目贏得的17.55萬元,全捐給了聾啞學生
          邱新會自幼患小兒麻痹癥,卻從來不畏艱難自強不息,歷盡艱難為聾啞殘疾少兒辦學16年,在無聲世界中創造了一項項奇跡。“我和大河報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從16年前學校創辦開始,大河報就一直在關注和扶攜我。
         
         邱新會所創辦的 河南漯河市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在教聾啞兒童學說話的同時,還教聾兒學習語文、數學等文化知識,還教舞蹈、美術等特長和技術,由于在學校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很多聾兒,在該校學完小學的文化知識之后,進入正常初中高中上學,并且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從1998年到現在,近20年的辦學時間,先后有4名聾人畢業生,在該校學習后,最終通過正規高考考上正牌大學,成為大學生,還有許多聾兒,通過學習舞蹈美術等特長,成為了專業舞蹈演員,老師,小老板、殘疾人運行員等等,凡是最后堅持學完全部課程的聾兒,幾乎無一例外,全部都找到了良好的出路。1998年底,當他初創的學校因種種原因面臨關門時,大河報的一篇報道促使學校生存下來。此后,他和學校的每一個成長和收獲,大河報每年都有記錄。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咨詢電話1378173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