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做夢的年輕人,拖著殘疾之軀,從7張破床、5個小凳起步,租房辦校,歷經6次搬家,20年矢志不渝,終讓千名聾啞智障兒童告別無聲世界,甚至改變命運……
他,略顯瘦削,腿部還有殘疾,但他身殘志堅,在戰勝自己命運的同時,還幫助他人改變命運。
他,就是漯河市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邱新會。
自強不息圓夢特殊教育
邱新會自小身患小兒麻痹癥,左腿落下殘疾。12歲那年,父親在一場工傷事故中不幸撒手而去,奶奶、曾祖母經受不住打擊,也相繼去世。千斤重擔壓在邱新會母親一個人身上,他也第一次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在一篇《我長大了》的作文里,他寫道:“我長大了要辦一所專收殘疾孩子的學校,這里沒有歧視,沒有自卑,只有快樂!”
1997年,邱新會從許昌電大畢業,經許昌市殘聯舉薦,他來到許昌市聾兒語訓中心。雖然一個月收入才150元錢,但看到孩子們在自己努力下能牙牙學語,邱新會覺得找到了久違的尊重和自信:以自己微薄之力,改變殘疾孩子的命運,這不正是自己的夢想嗎?
這時,已經停辦的郾城聾兒康復中心,向他發出了邀請。沒有猶豫,邱新會只身來到漯河。起初,郾城康復中心的全部家當,只有七張破床、五個小凳子、兩口鍋和四個塑料小碗。
沒有房子,每個月150元,邱新會租了三間;沒有老師,他就拉來一個同學,還讓母親辭去工作,專做廚師和保育員;沒有學生,他就一家一家地去做動員。
20年來,他克服困難,歷經艱辛,教會了1000多名聾啞兒童說話,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聾啞孩子也能學有所成
在河南,邱新會也算是個“名人”,這不僅是因為他獲得“河南好人”、“漯河市形象代言人”等榮譽稱號,更因為他和他的“得意門生”時不時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邱新會的學生楊川是一名聾兒,但有著極高的舞蹈天賦。心懷夢想的他想辦一個舞蹈培訓班,但沒有本錢,無奈之下,只好求助自己的恩師。
為了給自己的愛徒籌集啟動資金,邱新會奔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為你而戰》節目,答題闖關,將贏得的17萬多元獎金全部捐給楊川,讓他用于創業。
如今的楊川已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老師,自己也開辦了兩個舞蹈培訓班,成為殘障兒奮力拼搏的典范。
邱新會的另一聾兒學生陳少勇,同樣熱愛舞蹈與表演。為幫他圓夢,邱新會想盡辦法為他請到一名愿意免費教授舞蹈的老師,并推薦他參加《真心英雄》、《你最有才》等電視節目,又將他表演與主持的視頻分享到網絡上,并轉發給北京市殘疾人藝術團,最終陳少勇被該藝術團錄取。
除此之外,“騎馬舞男孩”朱晨陽、升入高校的聾兒王超琪、付思遠、付麗等,邱新會的這些學生也被人熟知,這也是他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在邱新會的博客、微博以及微信中,隨意一看,全是他優秀學生的文章、圖片和視頻。
“我總得拿出幾個成功榜樣給家長們看看,讓他們知道,殘障孩子也能學有所成,也能工作,也能創業,也能成名,要給他們鼓鼓勁,要讓他們有盼頭!”邱新會語氣堅定地說。
給絕望中的家長點亮一盞燈
“7歲以下智力障礙兒童、染色體缺陷兒童、輕度腦癱兒童、自閉癥兒童,2016年均可在我校免費康復教育一學期,不收任何費用,歡迎全國各地智力障礙兒童到我校學習”。2015年11月17日,邱新會在新浪微博上發了一條“智障患兒免費康復學習一學期”的消息,短短兩天時間,該微博閱讀量就超過20萬人次。
“孩子有問題,對一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目前,鄭州市相關培訓學校費用大概是每月一萬塊,多數家庭都承擔不起,于是便放棄了治療”,邱新會說,“我們讓孩子們免費學習,其實是在給孩子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嘗試學習;如果學習有效果,就相當于給他打開了一扇希望的大門,給他的家庭點亮了一盞燈”。
相比其他特殊學校的費用,邱新會的特殊教育學校價格便宜得驚人:每月一個學生800元,費用最高的長托也不過1200元/月。對此,邱新會這樣解釋,“我不贊同康復教育學校高收費,昂貴的教育沒幾個家庭能堅持下來;不能堅持下來的特殊教育,就不會達到預期效果。每月800元的費用,長期堅持,孩子會有進步,這能讓絕望中的家長看到新的希望。”
20年來,邱新會走過艱辛,受過質疑。但為這項熱愛的事業,他無怨無悔地付出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改變了一個個聾啞孩子的命運,創造了一個個無聲世界的奇跡。
“這種愛一定會得到傳遞與接力,無私奉獻的愛心一定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邱新會始終堅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