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兒童就如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指的是從出生開始或者后天造成的殘疾,一般這類兒童他們的生活是不能自理的,那么有關殘疾兒童的救助領域是怎樣的呢?以及關于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以下關于“殘疾兒童的救助領域以及殘疾兒童的救助辦法”的介紹。
【殘疾兒童的救助范圍】
舜網訊 近日,政府印發了《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魯政發﹝2018﹞20號)(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對于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于“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的重要部署,保障全省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9月30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了《通知》有關內容。
據介紹,這次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重新設計,是在救助制度;、兜底線原則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瞄準殘疾兒童個性需求,基于長期的探索實踐,特別是自2013年全省實施《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實施辦法》以來的經驗積累,在救助范圍、救助標準、規范落實等方面,實現了進一步的創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從制度層面實現了對殘疾兒童的全覆蓋
新的救助制度,將堅持“救早救小”和“應救盡救”原則,對符合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實施康復救助。救助對象指的是具有常住戶口或居住證的法定年齡兒童,同時具有專業診斷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殘疾或疑似殘疾診斷證明。
有相應康復適應指征或經定點康復評估機構評估有康復潛力,監護人有康復意愿并保證受助兒童至少接受規定時間的康復訓練。這里的法定年齡兒童,應當理解為18周歲以下,這比過去的0-6歲是一個十分巨大進步。
實施康復救助的內容,主要是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基本康復服務。譬如,為聽力殘疾兒童提供人工耳蝸植入、助聽器適配及聽覺言語功能訓練;為肢體殘疾兒童提供矯治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及功能訓練。
為智力殘疾兒童提供認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訓練;為孤獨癥兒童提供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訓練。
適當提高康復救助標準
新的救助制度對部分類型的康復救助標準做出適當提高,如聽障、腦癱、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的康復訓練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1.5萬元,比以往標準增加了25%左右。同時,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再適當提高康復救助標準,創新實施送訓補貼制度,切實減輕殘疾兒童家庭經濟負擔。
創立了全周期康復救助模式
新的救助制度,是從殘疾兒童實際康復需求出發,實施分類救助。譬如,對需手術矯治或輔具適配的聽力、肢體等殘疾兒童,采取術后1-2年進行機構集中康復訓練;對腦癱、孤獨癥、智力殘疾等需長期康復的兒童,鑒于專家共識,在機構有價值集中訓練長時間一般為4年左右。
在吸收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采取機構集中康復訓練不超過4年,需繼續康復的再采用“機構+社區+家庭”康復訓練救助模式,以社區或家庭康復為主,機構跟蹤指導訓練,實行全周期康復救助,讓殘疾兒童充分享有基本康復服務的權利。
對人工耳蝸、肢殘矯治手術實行免費救助
以往規定,對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實施免費救助,對肢殘矯治手術給予一定額度的補貼。新的救助制度在這方面,支持力度更大,將在免費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基礎上。
進一步將肢殘兒童矯治手術納入免費救助范圍。為保證手術質量,還規定由省殘聯和省衛計委聯合確定醫院,共同組織實施,爭取讓更多肢殘兒童能夠盡早盡快融入社會,開啟精彩的人生。
實現了相關制度的有效銜接
新的救助制度進一步明確了發改、民政、財政、人社、衛計等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密切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進一步建立起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切實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制度的兜底保障作用,統一實施醫保救助與項目救助相疊加的方式,即對納入醫保的救助項目。
先進行醫保支付,再跟進救助資金補助,切實解決康復救助資金的保障問題。同時要求,要注重落實市、縣兩級政府的主體責任,統籌整合政策和項目資金,共同做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
按照“一次辦好”要求簡化救助程序
新的救助制度盡可能地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由殘疾兒童監護人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直接提出申請或網上申請?h級殘聯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人提交資料的審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由其監護人按照就近就便原則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
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發生的費用,經組織康復救助的殘聯審核后,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規定,定期與定點康復機構直接結算。無須救助對象墊付康復資金,從而極大減輕殘疾兒童家庭的經濟負擔。
【殘疾兒童的救助方法】
為了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減輕殘疾兒童家庭負擔,從今年10月1日起,將對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開展康復救助。
人民政府近日印發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辦法》,具體規定了此次康復救助對象、救助項目和補助標準、工作流程、經費保障和監督管理。
其中,明確對符合條件的兒童,角膜移植手術費用補助1萬元/眼;先天性白內障復明手術費用補助1萬元/眼;購買人工耳蝸產品費用,對低保家庭的兒童補助15萬元。
對非低保家庭的兒童補助11.2萬元,人工耳蝸手術及術后調機費用補助1.2萬元;唇腭裂手術費用補助1萬元;髖關節發育不良干預費用補助0.15萬元;肢體殘疾矯治手術費用補助1.7萬元/次。
記者了解到,該辦法規定的救助對象應符合以下條件:年齡一般應為0-7歲,部分項目的救助對象年齡可至17歲;具有戶籍,或者其父親(母親)有居住證并連續3年在納稅或繳納社會保險;持有殘疾人證或有定點康復機構診斷證明;接受本辦法所列康復救助項目服務。
為確保補助經費?顚S,明確要求,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擠占挪用、貪污套取、虛報冒領等違法違規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以上關于“殘疾兒童的救助范圍”和“殘疾兒童的救助方法”的介紹,希望能讓您了解“殘疾兒童的救助領域以及殘疾兒童的救助辦法”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