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聞
    熱點推薦
    當前位置:網站主頁 > 新聞動態 > 校內公告 >

    聾兒語訓需要注意的要點以及呼吸訓練

    發布人:邱新會 發布日期:2019-05-02 10:59 來源:未知 瀏覽: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接觸到的事物也越來越多。聾兒語訓在訓練時有哪些要點是必要特別注意的?以及聾兒語訓在呼吸方面的注意事項?下面小編將來詳細介紹。以下關于“聾兒語訓需要注意的要點以及呼吸訓練”的介紹。

     

     

    【聾兒語訓提醒家長必須明確語言訓練的幾方面的內容】

     

    聾兒家長面對自己的聾孩子,非常痛苦和悲傷,同時也有一種愿望:就是砸鍋賣鐵、傾家蕩產也要給孩子治好病,讓他學會說話。

     

     

    雖然當代醫學技術還不能夠治愈耳聾,但有一條極其艱難的路是能夠讓我們的聾孩子學會說話的,那就是給他(她)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并對其進行科學的、長期艱苦的、符合聾兒心理、生理和生活特點的語言訓練,從一個音、一個字開始,到詞、句、簡單句、復雜句,過渡到熟練的聽和說,終達到聾而不啞,與健全人正常交流。這對聾兒家長來說,需要在時間上、精力上和財力上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

     

    要讓自己的聾孩子聾而不啞,家長必須明確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語訓康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

     

    聾兒言語康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根據聽力損失的程度,有一個由易到難,逐步輸入、理解、掌握和正確運用的過程。

     

    聽力不同,言語康復的時間也不同,聽力好的情況下,短的也要一年時間,聽力不好的,至少需要三年時間,甚至更長。這里還有一個聾兒本身是否聽話、愛學的問題。

     

    解決了聾兒會說的問題,但并沒有解決他的聽力問題,語言康復了,聽力并沒有康復,語言是在不斷發展的,而聾兒的聽力障礙永遠存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要真正糾正聾兒語言上的問題和毛病,也許要用一生的時間。對此,作為家長要克服畏難情緒和急于求成的思想,做好堅持不懈、長期奮戰的準備。只有家長堅持不懈,不半途而廢,孩子在學說話的道路上才不會半途而廢,才能有希望和光明。

     

    二、學習語言的緊迫感、時間性和連續性

     

    七歲前是學習語言的時期,錯過了就會給學說話造成很大的困難,也會給孩子的學習、交流和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如何抓住有限的時間,讓孩子學會說話,這對聾兒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我們的孩子耽誤不起,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有強烈的緊迫感。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充分利用了這每一分每一秒?是不是在與時俱進?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要時時教,處處教,事事教,一刻也不能放松。

     

    在這里要強調的一點是,作為家長,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壓力,敢于在任何場合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學,而不要考慮別人怎么想怎么看,教育和挽救自己的孩子永遠是家長位的任務。

     

    再一個學習語言從學、說到正確運用,是有連續性的,在學校學了,回家也要練,要和語訓老師配合好。即使當時掌握了,事后也要反復練習,不斷鞏固,直到學懂弄通,會正確運用。形象點說,聾兒學說話就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說則廢,是名符其實的一日不說口生。

     

    只要我們抓緊時間,實實在在的付出了,孩子的進步是肯定的,有時候看起來不明顯,但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這種進步會令你驚訝。即使是這樣,也不能滿足,更不能見好就收。滿足或者好就收,就意味著停滯不前,就意味著繼續加大我們孩子與健全孩子本來就存在的差距,這是我們所不想做,也不愿意看到的。

     

    三、對聾兒要求的嚴格性和特殊性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個孩子,家長對孩子的疼愛和嬌慣是可以理解的,特別是對聽力有問題的孩子,作家長的心里可憐他,會盡力去滿足他的一切要求,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面對自己的聾孩子,為了他的明天,我們不能不狠下心來,想盡一切辦法讓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學語言上來。因為他還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在我們手中,所以在有些問題上不但不能嬌慣他,反而必須去讓他吃學語言之苦。

     

    必須下決心、下狠心在學說話上嚴格要求他。對他要表達的每一個要求,必須讓他說出來,不說不能滿足他,更不能讓他在學語言上放任自流,必須讓他感受到只有靠動嘴說話才能達到目的。因為聾兒不能自主地接受語言,而學語言對他來說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沒有嚴格的督促和要求,要想學會并說好話是不可能的。

     

    孩子在學說話時苦一點,他的明天就會順利許多。我對自己兩個聾孩子的語訓,旁人看來有些近乎苛刻,甚至有時連自己的親屬也不能理解,但正是由于有了這樣嚴格的要求,他們學說話的進步和效果才非常明顯。

     

    四、努力學會和掌握康復方法的必要

     

    未成年的孩子和家長相處的時間長,關系融洽,家長是孩子親近的人,也是孩子的任老師。家長有責任教自己的孩子說話,也必須努力學會和掌握教自己孩子說話的方法。

     

    光靠語訓教師教是不夠的,即使學會了說話,孩子一旦離開學校,還要靠父母去教,去鞏固孩子所學的內容并給孩子輸入新的語言。因為語言是非常豐富和靈活的、是不斷更發展的,健全人都在不斷的學習,何況一個聾孩子。聾兒學習語言的特點是聽得少,理解慢,記不住,這對他來說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孩子的腦子差、舌頭有問題。

     

    道理是很簡單的,孩子為什么認識自己的親屬?因為他天天見面,學說話也是這樣。他聽的本來就少,而且聽的過程又不順利,自然就理解得慢、記不住。這就需要家長在掌握具體教的方法上,反復教孩子說,及時對孩子進行指導、示范和糾正。只有在孩子會說的話越來越多的基礎上,家長教的負擔才會減輕一些,他的話也會越來越流利。

     

    五、建立相關聯系的廣泛性

     

    孩子是自己的,也是的,對聾兒的語訓康復既是家庭和聾兒個人的事,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性。所以經常同有經驗的教師、家長和助聽器驗配部門進行聯系與交流,建立廣泛的聯系,也是家長應該做的一項工作。這對不斷開闊家長的視野,及時獲取新的教學方法和助聽科技信息,保證自己的孩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及時享受高科技成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怎么才能讓聾兒學會聾兒語訓呼吸】

     

    聾兒語訓中的言語呼吸訓練法   聾兒言語呼吸訓練的目的是讓聾兒把話說得準確響亮、清晰流利。那么怎么才能讓聾兒學會言語呼吸,掌握運氣、發音和說話的方法呢?

     

     

    在總結多年聾兒語訓實踐的基礎上,我認為要讓聾兒學會言語呼吸,真正掌握言語呼吸來發音和說話的方法,應當做到一結合,二配合,三樹樣板,四糾錯。

     

    01、把言語呼吸訓練與發聲和說話結合起來   言語呼吸訓練不是單純的呼吸訓練,要把言語呼吸訓練貫穿到聾兒真實具體的生活當中,與發聲和說話結合起來。通過訓練,讓聾兒學會言語呼吸,學會控制氣息。不要單純的練呼吸、練口部操、舌操。單純的練呼、吸氣,他仍然學不會控制氣息,自然也就難以達到說話時對氣息的要求。

     

    所以我們強調聾兒要把練呼、吸氣的過程和發聲、說話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進行言語呼吸和控制氣息時發聲、說話;在發聲、說話時掌握言語呼吸、學會控制氣息。要讓聾兒多練習胸腹式呼吸,每發一個音或說一個詞,都要求他張嘴深吸一口氣,能把氣提起來,存儲住,在送達聲帶時充足有力,在呼出時張大嘴巴,大聲用力說話,同時及時補充氣息。

     

    而不去單純的進行與發聲和說話不結合的呼吸氣訓練。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02、言語呼吸訓練要與發音器官的配合共同構音   言語呼吸訓練不僅要訓練聾兒能呼出強有力的氣息,還要訓練聾兒在呼出強有力氣息的同時,學會唇、齒、舌、口腔等構音系統的正確配合,使唇、齒、舌、口腔等為構造和產生語音做好準備。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兩到位,一是氣息到位,就是說要有足夠的氣息量,保證說話時的言語呼吸。

     

    同時氣息要集中用到聲帶上,形成吸氣一大片,呼氣一條線。二是唇、齒、舌、口腔的配合位置要到位,使呼出的氣息,在經過唇、齒、舌、口腔時形成不同形式的阻礙,符合發音、說話時聲母、韻母和字、詞的發音要求,從而發出正確、響亮的語音。

     

    經過言語呼吸與發音器官配合共同構音的過程,引導和鼓勵聾兒大聲說話,放開聲音,才能使聾兒學會控制氣息,并逐步觸發呼吸系統和發音系統的生理連動。

     

    只有這樣,聾兒發出的音和說出的話,才能清晰、準確、響亮,正常人才能聽得懂,為聾兒與正常人交流搭起橋梁。

     

    03、為聾兒樹立標準的言語呼吸模式    在教聾兒說話過程中,語訓教師和家長要盡力提高自己作為主體的教學聲音的清晰度和響度,不僅使聾兒能夠聽到足夠高的聲音,而且還要聽到完整的聲音,

     

    以便讓聾兒通過各種方法去感受在發音和說話時氣息的強弱、聲帶的振動和口腔、唇齒舌的配合等,從而學會言語呼吸和控制氣息,提高他模仿和辨別聲音的能力,了解并掌握不同的聲音及其調值的變化,為他建立語言樹立一個標準基礎,使他在一開始接觸有聲世界時,就能聽到純正的標準的有聲語言。

     

    同時也為他把自己說的話和教師說的話進行比較提供樣板,使他能知道自己說的話與聽到的話是否一致,錯在什么地方,主動地對自己的語言進行校正。

     

    04、及時糾正聾兒言語呼吸的錯誤和偏差   要隨時隨地糾正聾兒發音、說話在言語呼吸和控制氣息方面的錯誤和偏差。聾兒由于聽不到聲音,或者聽到得太少,致使他無法勾通與有聲世界的聯系,聽覺系統和發音系統長期處于停滯狀態,初學發音和說話,自然就不會言語呼吸,或者會用一點,但不符合語言的要求。發錯音,用錯氣是很正常的。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知道,正常兒童在學會說話前有一個近一年的前言語準備期,并不是聽到語言就會說話的。而聾兒的前言語準備期幾乎沒有,聽到一點就要求他說,能不出錯嗎?

     

    同時,由于學說話對聾兒來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具有相當的難度,何況他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兒童,因此在他發音和說話時,他不可能在發每一個音或者說每一個詞的時候都能集中精力,注意到正確的言語呼吸。

     

    這樣,隨時隨地的糾正他發音、說話在言語呼吸和控制氣息方面的錯誤和偏差,就是每個聾兒家長和語訓教師在語言訓練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

     

    隨時隨地的糾正是讓他說出正確語言的保證,也是讓他在發音和說話時養成正確的言語呼吸好習慣的要求。     聾兒發音、說話言語呼吸的問題解決了,控制氣息的方法掌握了,就能為聾兒說出清晰、準確、響亮的語言打下基礎,并對他今后進一步學習復雜語言創造條件,同時對縮短康復進程,提高康復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進而為聾兒接受有聲語言教育,減少語言交流障礙產生積極的影響。

     

    以上關于“聾兒語訓提醒家長必須明確語言訓練的幾方面的內容”和“怎么才能讓聾兒學會聾兒語訓呼吸”的介紹,希望能讓您了解“聾兒語訓需要注意的要點以及呼吸訓練”帶來幫助。